检察资讯
【出彩宁检人】:似春风 似小溪 ——记洛宁县检察院未检干警李应慈
齐耳短发、俊秀面容,说起话来,一双清澈的眼神仿佛盈满了一池春水。在未成年人检察岗位上,在八个年头的岁月里,她,似春风,用母亲般的温情牵手着一个个迷失的孩子走向新生;她,似小溪,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呵护着一个个受伤的心灵萌动希望。她,就是洛阳市洛宁县检察院的女检察官李应慈同志。

“妈妈,我错了,我再也不敢了,我知道你平时对我的管教其实就是爱护我的啊!……。”在李应慈精心安排下的亲情会见场合,涉罪未成年人小杨面对前来看望自己憔悴的妈妈,隔着封闭的看守所讯问室铁栏杆,忍不住地失声痛哭起来,边抽噎边忏悔地说着。面对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的严峻形势,李应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帮教涉罪未成年人身上,总是想方设法,尽最大努力去感化、去挽救、去帮扶。办案中,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: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啊!”她认为,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最容易出问题,特别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、离异家庭孩子,都是缺少关爱、做事容易冲动、遇事不能辨别是非界限,往往会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沼。因此,在办案中,她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,严格落实社会调查、法律援助、亲情会见、犯罪记录封存等多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机制。通过认真开展社会调查,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父母、学校、社区对其心理、成长影响及教育等情况,以此作为是否逮捕、起诉、量刑的重要参考依据;通过安排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与其法定代理人会见谈话,使每一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都能得到亲情感化和正确引导,最大可能回归社会,重新开始生活。近年来,对不批捕、不起诉处理和判处缓刑的32名未成年人进行帮教,促进他们融入社会,其中5人已经考上大学。同时,李应慈结合本地留守儿童多的现状,在多年办案中摸索创建出“未检+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模式,从法律、经济、心理、安全、社会全方位携手护航留守儿童成长,该工作模式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转发推广。

“审判长、审判员:鉴于被告人犯罪手段残忍,情节恶劣,作案后隐匿潜逃,无认罪悔罪表现,建议对被告人从重判处!”这是2019年对追捕的强奸未成年人犯罪的赵某某依法提起公诉时,李应慈和办案检察官掷地有声、指控犯罪后提出量刑建议的一幕场景,法院合议后全部采纳建议,判处被告人10年有期徒刑。多举措维护被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尽力救助被害未成年人,一直是李应慈法网柔情最动人的体现。一方面,她嫉恶如仇,坚持零容忍态度,从严从快批捕、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,依法准确提出量刑建议 ,做到及时打击处理。一方面在坚持快速办理、保护隐私的基础上,更加注重最大程度保护被害未成年人的权益,依法责令5名犯罪嫌疑人对未成年被害人追赃、退赔,最大限度维护被害未成年人利益。同时,结合办案,积极参与到开展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救助工作,争取县财政每年50万元的专项救助基金,协助检察院与民政、教育、扶贫、社会保障等部门会签《关于对困境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实施“1+5”绿色救助的规定》,将专项救助基金与其他部门的“助养、助困、助学、助医、助业”资金配套起来,建立了“未检+专项救助困境未成年被害人先行救助机制。”对办案中涉及到的18名未成年被害人先行发放救助资金10万余元,协调相关部门发放救助金6万余元。关爱未成年人的办案故事《我想有个家》被评为河南省检察机关“十佳检察好故事”。此外,她不断拓展救助渠道,针对办案中性侵、抢劫未成年人被害人等恶性案件多发、被害人心理疾患多的状况,主动联合县教育局、关工委等部门在县直重点学校和18个乡镇中学建立了“心理咨询工作室”,形成“未检+心理咨询工作室”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,及时对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干预。目前,对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46人次,对被害人专项心理辅导和干预16次,不仅保证办案效果,而且促进了被害人健康成长。

“作为政协委员,我有责任有信心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,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联起手来,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增添更多的力量!”今年五月份的县政协会议座谈讨论会上,李应慈作为县政协委员,正在慷慨陈词,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鼓与呼。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她在执法办案中考虑最多的问题,她立足洛宁县域实际,牵头在洛阳市率先建立了“未成年人观护基地暨留守儿童之家”,从留守儿童维权、普法教育、亲情会见、心理辅导等,全方位关爱留守儿童,多举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,她根据与县教体局签订的《检教共建协议》,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到该院观护基地开展活动20余次,拓展留守儿童视野,提高他们的自信心,帮助他们快乐成长。她结合办案,根据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,到18个乡镇和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,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,预防犯罪。她联合学校、家庭对违法违纪学生开展以案释法教育35人次。她联合洛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、县妇联、教体局等到留守儿童集中地的河底、罗岭、上戈等15所山区乡村中小学校开展“关爱留守儿童乡村行”活动,为缺少家庭关爱的未成年人构筑防线。为深化“一号检察建议”落实,她牵头与县人社局、教体局、公安等有关部门会签文件,在全省率先建立了《教职员工入职查询机制》,从源头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发生。2019年,该机制运行以来,对全县所有公立、私立中小学校、幼儿园、职业学校、寄宿培训机构等,对新招录、聘用或者以劳务派遣方式聘请的教学人员、行政人员、勤杂人员、安保人员等在校园内工作的219名教职员工进行了涉罪信息查询工作。该工作做法被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,《检察日报》刊登报道宣传。

天道酬勤,李应慈同志由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出色,她多次荣获个人三等功、“洛宁榜样”、“检察之星”、“十佳公诉人”、“未检业务能手”等荣誉。所在科室被省检察院评为集体二等功,被全国妇联授予“巾帼文明岗”荣誉称号。
“只管耕耘,不问收获”,走到今天,李应慈同志还是这样谦逊地说道,因为,她很清醒,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前行。
